加入你感兴趣的群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交流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生物教案《植株的生长》。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运用调查、访谈等的方法与他人交流,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4.通过植株生长过程的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5.通过学生亲手培育根尖和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
1.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
3.通过合理施肥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一周以小组为单位参照课本自己设计方案观察根尖伸长最快的部位,做好观察记录以备交流;通过调查、访谈的形式与他人交流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做好调查记录;课外小组的同学完成根靠根尖向前生长的演示实验,并于课前3~4周分别在甲、乙、丙、丁4个瓶内培育菜豆的幼苗(甲瓶盛不缺肥料的营养液、乙瓶盛缺氮的营养液、丙瓶盛缺磷的营养液、丁瓶盛缺钾的营养液),每天观察,做好记录。
教师:用Flash制作展示芽发育成枝条的动态过程和根尖生长过程的各部分细胞动态变化的CAI课件或抽拉活动教具;叶芽的结构和枝条的图、根尖的结构图;培养皿;坐标纸。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根靠根尖向前生长 | 方案一:课外小组的同学展示并描述2种根靠根尖向前生长的演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本组探究根尖生长的实验方案,包括如何选材和画线、观察记录、结果分析等。 | 请学生描述探究的步骤及结果,进行鼓励性评价。 |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伸长区 | 方案一:各小组汇报交流测量的结果。讨论:(1)各小组的测量数据出现差异的原因?如何处理?(2)如果探究活动只有你一个人做,只用一株幼苗够不够?为什么?互相交流,解答疑惑。 | 对学生存在的疑惑,组织讨论解答,全班进行交流、归纳总结。 |
根的生长: | 方案一:透过培养皿的玻璃,观察餐巾纸下面白色的根及毛茸茸的根毛,根尖顶端黄色发亮的是根冠,再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 | 提出观察的提纲,引导学生实验观察后找出很伸长最快的部位。 |
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 方案一:观察动态展示芽发育成枝条过程的CAI课件,并进行描述。 | 提出问题,引导观察和探究。 |
植株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 组内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派代表在全班交流,互相补充。并讨论:施肥时应注意的问题。 |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补充和说明。 |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