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你感兴趣的群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交流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案《滕王阁序》六。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有关背景,
2、熟读课文,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
3、初步感受文章特色。
4、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学习重点】
1、熟读课文,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
2、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学习难点】
熟读课文,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
【方法指导】
反复诵读、探究讨论、理解品味
【知识链接】
1、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大儒王通之孙,诗人王绩之侄孙。勃才华早露,年少时被人称为神童,他少年得志,14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后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然而,好景不长,因写了一篇代沛王鸡向英王鸡挑战的檄文《檄英王鸡》一文,本是游戏之作,竟获罪被革职,被高宗怒逐出府。后入蜀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被贬为交趾令。后,王勃南下看望父亲,途经洪都滕王阁,参加了盛会而作序,名声大作。两个月后,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仅二十六岁。
王勃学识渊博,著述极多。诗与文均负盛名,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王勃之诗虽未完全脱尽六朝绮丽的余风,但年少才高,官小名大,充满着追求事业的心情,因此诗的内容多有宏放浑厚的气象,显示出唐代诗风正在向新的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五言律诗的形式到他的手里,已被普遍运用而渐趋成熟,五言绝句与七言歌行也有了发展与提高。著有《王子安集》。
2、写作背景: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落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当然不悦,便拂衣而起,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头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他心里想,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滕王阁座落于江西南昌赣江与抚河故道的汇合处。滕王阁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始建而得名。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
3、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学习过程】中学语文在线
一、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A级)
翼轸( ) 瓯越( ) 台隍( ) 綮戟( )
懿范( ) 襜帷( ) 胜饯 ( ) 潦水( )
俨骖騑 ( ) 崇阿( ) 绣闼( ) 雕甍( )
云销雨霁( ) 孤鹜( ) 遄飞 ( ) 睢园 ( )
邺水( ) 睇眄( ) 吴会( ) 南溟( )
帝阍( ) 命途多舛( ) 宗悫( ) 簪笏( )
叨陪鲤对( ) 捧袂( ) 梓泽( )
二、朗读指导(B级)
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要注意朗读的节奏:
(1)四字句只有一种情况,即二二式,如: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2)六字句的情况大致有四种,如:孟学士/之词宗;王将军/之武库。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舳。
(3)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三、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解释加点字词(B级)
1、第一、二段:
(1) 襟三江而带五湖
(2)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3)都督阎公之雅望 (4) 胜友如云 高朋满座
(5) 宾主尽东南之美
(6)序属三秋 (7)披绣闼,俯雕甍
(8) 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
2、第三段:
(1)四美具
(2)二难并
(3)穷睇眄于中天 ;
(4)极娱游于暇日 (5)兴尽悲来
(6)目吴会于云间 (7)识盈虚之有数
(8) 屈贾宜于长沙 (9)窜梁鸿于海曲
(10)所赖君子见机 ;
3、第四、五段:
(1)一介书生 (2)等终军之弱冠
(3)有怀投笔 (4)奉晨昏于万里
(5)接孟氏之芳邻 (6)今晨捧袂
(7)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
(7)兰亭已矣 (8)敢竭鄙怀
(9)恭疏短引 (10)一言均赋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各部分大意(B级)
第一部分(1):中学语文在线
第二部分(2):
第三部分(3):
第四部分(4、5):
五、探究与对话(D级)
1、阅读第一段完成以下探究:
(1)作者是如何写洪州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点拨:从古到今,由天及地再到具体地理位置)
(2)作者是如何写人才俊美的,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学习反思】
【作业布置】
背诵1段。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