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你感兴趣的群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交流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小学语文教案《蘑菇该奖给谁》十。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至第十自然段,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2.学会生字,认识2个偏旁。
3.让学生懂得:敢于和高手竞争,才能显示真正的本领。
教学重难点: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初步感知借助课文语言材料,知道小白兔具有不畏高手的勇敢精神,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2.寓识于读,认识本课田字格及绿线格里的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3.学习在田字格里正确、端正地书写生字,认识两个新偏旁。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一、复习检查,回顾全文。
1.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临走 嘱咐 练习
乌龟 比赛 冠军
奖品 敢 高手
(1)指名读词。
(2)读了这组词,你有没有发现:这组词连起来讲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读书就要应该像这样把后书读薄。能用你体会到的意思把这组词连起来有滋有味地读出来吗?
引导回顾全文,意会词语间联系,加强思维训练。
2.假如请你给题目加上标点符号,你想怎么加?想怎么读题?(你强调了“谁”)
还有其它读法吗?(强调“该”)
大家认为强调哪个词才能把这个童话故事所表达的意思表现出来?再读题。
从题目入手,凸显文章主旨,进而明确学习目标。
3.过渡:那么,蘑菇究竟该奖给谁呢?课文通过人物之间的一系列对话告诉了我们。
演示兔妈妈出门采蘑菇的画面,导入故事:清晨,兔妈妈出门采蘑菇,临走时嘱咐两个孩子要好好练习跑步。时间过得真快,晚上,兔妈妈提着一大篮蘑菇回来了,她会把蘑菇奖给谁呢?
揭题,读题。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动画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凭借音乐感知画面形象,然后指名说说动画里的情景,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读文探究,读中感悟。
1.【课件出示】
自己轻声读课文,找出兔妈妈、小黑兔和小白兔说的话,然后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的。
交流。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人物说的话用引号引起来,像这样的引号外面的,提示我们这句话是谁说的,是怎样说的短语叫“提示语”。
引导关注提示语,指导朗读,同时进行表达方式的渗透。
2.我们来看他们的第一次对话。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课件出示】[2-4]
(1) 蘑菇该奖给谁呢?指名读兔妈妈的话。
(反红显示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人物所说的话前面就叫提示语在前。
我读提示语,你们来做兔妈妈。
大家想一想: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妈妈?
说话训练的同时为指导朗读服务。
指导朗读:
你真是一位慈祥的妈妈,请你慈祥地问问自己的孩子——引读。
你真是一位教育有方的妈妈,请你很有策略地问问自己的孩子——引读。
你真是一位关爱孩子的妈妈,请你亲切地问问自己的孩子——引读。
(2) 蘑菇该奖给谁?小黑兔抢先回答了,指名读小黑兔的话。
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去掉提示语)去掉这部分行吗?为什么?(不行,不知道是谁说了这句话。)
告诉大家,如果把它放入文章中,通过上下文可以推测出这是谁说的,是可以不加提示语的,这叫无提示语。这是提示语的第四种出现方式。但是这里不可以无提示语,因为通过上下文我们无法推测它是谁说的。
再看看这句又有什么变化?(去掉提示语里“得意”)去掉这个词好吗?为什么?(不知道说这句话时的表情。)
谁能把“得意”的样子做给大家看看,读小黑兔的话。
看来,提示语不仅可以告诉我们是谁说了这句话,还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了解说话人当时的情绪。我们一起来当回得意的小黑兔,齐读。
(3) 蘑菇该奖给谁?同学们再来看看小白兔的表现,书上用了个什么词?(难为情。) 谁能来读小白兔的话,让大家来感受到“难为情”的意思?
(4)如果这个故事到此结束,你认为蘑菇该奖给谁?
(5)怪不得小黑兔很“自得”,而小白兔“难为情”,原来是小黑兔得了冠军,小白兔落在最后了呀。
(6)指导男女生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