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考教师

找敏试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小学语文《理想的风筝》教案六

  • 微信号:1750569672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2-22 19:32:28
  • 修改时间: 2022-02-22 19:32:28
  • 阅读量: 209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小学语文教案《理想的风筝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近日,笔者有幸观摩了特级教师丁雪飞执教的《理想的风筝》,课堂上可谓精彩纷呈。这里,仅从她的研读文本,关注细节说一点个人的感受。

古人说:“预则立,不预则废。”关注细节来源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来源于教师与文本先期对话的深度与广度。在《理想的风筝》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丁老师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的高度研读文本,发掘与把握文本提供的教学资源,精心预设教学细节,从而预约精彩生成。

我们知道,文本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窥一斑而知全豹”,细节往往是解读文本的突破口。细节可能是一个看似平常但意义深刻的词语,可能是一个普普通通但意犹未尽的标点符号,可能是一句朴实无华但意蕴深刻的句子……只有对文本深入地探究,才能发现细节,把握细节,并以细节为支点,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成就语文课堂的精彩。

细节一:品读词语的魅力

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字中包含着激情、含蓄、精炼和美,少不了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地方。教学时,锁定这些地方引发开来,会使得教学内涵丰富。丁雪飞老师在《理想的风筝》一课教学中关注了课文中的几个词,体会词的表达效果,呈现了课堂的精彩。

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师:自由阅读,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刘老师的笑谈残腿,让我们的情感发生了变化。

师:谁能发现我们情感变化的真正原因?

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是因为 。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是因为 。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是因为 。

生:“笑”是因为——刘老师很幽默。

生:“酸”,悲痛,伤心。“涩”,心里不好受。

师:我们心里为什么酸涩?

生:笑过之后,我们想到了刘老师的残腿会给刘老师带来许多不便,心中不免多了一份同情,一丝惋惜。

师:从“泛”,你又读出了什么?

生:“泛”用得很准确,写出了这种感情是“我们”内心自主升起的感情。

生:“泛”真实地写出了当时学生心中轻轻涌上而散发开的惋惜之情。

生:它形象地写出了学生们听了刘老师自嘲式的“笑谈腿疾”后不由自主产生的同情、惋惜的感情。

师:是什么让同学们更加尊敬刘老师?

生:刘老师幽默、乐观背后的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更加尊敬。

……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丁老师抓住了文本中关于学生表现这个细节描写,精心研读文本,借助几个词语,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品悟,从学生的感情变化中感受了刘老师的坚强、乐观、风趣。这堂课的教学中,丁老师还从“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中的 “浮”,让学生品读春天到来后,人们那种难以言喻、油然而生的舒展、轻松感觉;从“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中的“漾”,让学生品读刘老师的满心欢喜和乐观自信。课堂上,品读词语,从学生感同身受的理解中,从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我们感受了研读文本,关注词语所呈现出的精彩。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上一篇:小学语文《理想的风筝》教案五

下一篇:小学语文《理想的风筝》教案七

© 2020 ahminshi.com 安徽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