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考教师

找敏试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初中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四

  • 微信号:1750569672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3-06 20:09:36
  • 修改时间: 2022-03-06 20:09:36
  • 阅读量: 172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教案《奇妙的克隆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入与克隆有关的故事和克隆的最新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热情。


2、能力目标:


自己能掌握克隆这门比较先进的科学,并且能把这篇复杂的说明文自己看懂。


3、教育目标:


教学生以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克隆。


【重点难点】


让学生把这篇说明文所说明的对象搞明白。教学生以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克隆。


【策略和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录音机、投影仪。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读一篇从网上下载的最新的关于“克隆”的文章。介绍最新的“克隆”技术。


二、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想一想,从“科隆是什麽”中,你都了解到了些什麽?


⑴容易理解的常见的生物现象写起。


⑵从词源上追溯“科隆”及其含义。


⑶植物“科隆”──动物“科隆”。


(学生只能说出一些现象,并不能上升到这样的高度。并且,虽然他们对这样的文章很感兴趣,但是并不代表着他们就愿意思考这样的问题,他们感兴趣的是那些最新的理论,而关于一些其他方面的东西,他们其实是有些反感的。)


2、那末,说了这些,他们都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⑴举例子:比较熟悉,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地简明易懂;


⑵下定义:有关于“科隆”的定义。


⑶引用法:引用孙悟空的故事,(间接引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科隆”是怎麽回事。


3、“科隆鲫鱼出世前后”地说明顺序是怎样的?为何不以时间顺序来写?有何好处?


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技巧,有两条线索:


⑴从中国的“科隆试验”写到外国的“科隆试验”,这样安排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科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


⑵写“科隆试验”从鱼类、两栖类、──哺乳类,体现了科学家们“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是一个不断求索探究的过程,同时,也为下文写“科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行文铺垫。


三、布置作业


1、字词以及文学常识写一遍,并且背熟。


2、预习下面还没讲完的课文。


3、回去找一下关于“科隆”的最新消息,下次讲课共同交流一下,看看谁讲的最好、最全面。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上一篇:初中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三

下一篇:初中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五

© 2020 ahminshi.com 安徽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