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你感兴趣的群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交流
对于想考幼教的考生,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幼教学科大纲,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幼儿园语言领域知识点:社会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原则。安徽教师资格网还为您提供了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知识点】
1、目标性原则
目标性原则是指组织实施社会教育过程,应该体现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在其指导下而制定的幼儿社会教育总目标、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活动目标. 贯彻目标性原则应注意:
(1)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教育方式方法时应有强烈的目标意识;
(2)组织教育活动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活动目标推进活动,千方百计将拟定的活动目标实现.
2、活动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是指组织社会教育活动要为幼儿创设活动的机会与条件,引导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发展社会性.贯彻活动性原则应注意:
(1)要为幼儿创设活动的空间;
(2)要给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和时间;
(3)激发幼儿活动动机,提高幼儿活动水平.
3、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是指在幼儿社会教育中,教师既要对幼儿进行社会观念和社会规则的教育,提高社会认知; 又要指导幼儿社会实践,把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和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结合起来,使幼儿的社会性得 到整体和谐的发展.贯彻实践性原则应注意:
(1)帮助并教给幼儿具体的行为方式;
(2)组织幼儿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3)引导幼儿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4)教师要以身作则.
4、强化性原则
强化性原则是指通过言语、动作或表情等方式,对幼儿的行为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使之巩固或削弱、消除,以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贯彻强化性原则应注意:
(1)注意采取明确适宜的强化方式;
(2)注意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
(3)强化要及时、恰当.
5、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是指在幼儿社会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和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幼儿社会性按教育目标健康发展.贯彻一致性原则应注意:
(1)教师要保持教育态度的一致性;
(2)幼儿园内各方面的教育要统一;
(3)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统一.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