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考教师

找敏试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高中数学教案《平行线》

  • 微信号:1750569672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5-13 13:19:11
  • 修改时间: 2022-05-13 13:19:11
  • 阅读量: 1226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高中数学教案《平行线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材分析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研究“空间与图形”的 基本问题,这些内容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就已经有所接触,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的位置关系,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体会平行线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讨论等数学小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其实是充满无限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在学生探索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过程中,体会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学生通过观察、画图和讨论,共同探索平行公理的这一过程。

(二)难点:就是学生自己独立的对平行公理推论进行清晰说理这一问题。

四、教法学法

(一)教法:通过多媒体动画情景,鼓励学生动手做、动笔画、动脑想、动口说,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思考、乐于探索,乐于创新。

(二)学法:不断渗透 观察、猜想、归纳、类比等数学思维和方法给学生,力求做到“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让学生尝试自己来“说明道理”。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分别出示笔直的竹子、塔、国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其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例子让学生自己找出其共同点,引出平行线的课题及概念, 锻炼学生自我发现、总结、表达的能力!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建立模型

在木条转动的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位置呢?

设计意图:再次通过动态思维来强调两平行线之间没有交点的特点,加强学生的认识及记忆!

接着向学生出示一个长方体,提问学生一个长方体不在同一平面的两条棱所在的直线是否相交,是否平行?

设计意图: 强调说明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的基础条件上锁建立的,加强学生认识的印象!

2.平行线的概念及结论

在木条转动过程中存在一个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位置,这时直线a与b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结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

3.平行线的画法:

(1)放

(2)靠

(3)推

(4)画

4.动手实践:

过直线AB外一点P作直线AB的平行线,看看你能作出吗?能作出几条?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对平行线的初步了解及认识,立马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以致用,且强调画图的规范性,在此基础上引出平行公理及推论。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也就是说:如果b∥a, c∥a, 那么b∥c 。

(三)反馈练习,落实新知

1.巩固练习

下面是几道判断题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错)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对)

(3)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错)

(4)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如果a∥b、b∥c,那么a∥c。(对)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题所设置的“同一平面”“不相交”“直线外一点”来直观考察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情况,同时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理解与思考!

2.综合运用

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1)点P是直线AB外一点,直线CD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

(2)直线AB、CD是相交直线,点P是直线AB、CD外的一点,直线EF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与直线CD相交于E。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实际动手操作锻炼学生将知识化为动手的能力,使学生不光学习知识,更要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3. 拓展探索

通过小红为妈妈设计一个规定为三行,然后变换各种队形的广场舞队列,以此来引出平行、相交的相关知识点。

小红的妈妈是舞蹈教师,有一次快到六一儿童节了,需要编排一个舞蹈,规定排成三行,然后变换各种队形。小红一听,高兴地对妈妈说:“这是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让我来替您参谋参谋。”小红利用我们刚学过的知识: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设计出了四种队形。小红的妈妈一看,果然好办法,队形变化多端。

你知道小红是怎样设计的吗?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生活实例来应用学生学习的平行线,相交线里面两两相交以及交于一点的数学知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和思想

(四)布置作业,形成技能

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本堂课的课后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案《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2020 ahminshi.com 安徽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