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考教师

找敏试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初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

  • 微信号:1750569672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5-19 00:06:17
  • 修改时间: 2022-05-19 00:06:17
  • 阅读量: 604

学好英语是每个学生都在不停追求的目标,但是英语的学习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知识点】

一,操作系统的功能

  用户接口:命令接口、程序接口、图形接口

  处理机管理: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进程调度

  存储管理: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

  设备管理:缓冲管理、设备分配、设备处理、虚拟设备管理

  文件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目录管理、文件读写管理、文件保护、文件系统的安全性、文件接口

  二,操作系统的结构

  1.内核(kernel)与外壳(shell)

  从整体上讲,操作系统一般可分为“内核”(kernel)和“外壳”(shell)两大部分。操作系统的内核是实现操作系统基本功能的程序模块的集合,在机器的系统态(核心态)下运行;操作系统的外壳,指的是运行在内核之上的、完成OS外层功能(如命令解释、机器诊断等)的程序,他们运行在机器的用户态下,是一种开放式结构,其功能可方便地修改或增删。

  2.核心态和用户态

  计算机系统都有两种运行状态,即核心态和用户态,在某一时刻二者必居其一。当操作系统内核的程序模块运行时,机器处于核心态,其他程序(包括OS外壳程序和其他应用程序)运行时机器处于用户态。

  a.用户态:用户态具有较低特权的执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处理机只能执行规定的指令,访问指定的寄存器和存储区,用户程序通常只能在这一级别执行。

  b.核心态:核心态是操作系统内核的运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处理机具有较高的特权,能执行一切指令,可以访问所有的寄存器和存储区。

  在实际系统中,之所以要区分机器的两种运行状态,目的是给操作系统内核以某些特权。例如,改变状态寄存器和地址映射寄存器的内容等。这些特权是通过执行特权指令实现的,仅当在核心态下才能执行特权指令。

  三,操作系统的特征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并发、虚拟、共享、不确定性

  1.并发:所谓并发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有多道程序“在宏观上同时运行”,这样的系统叫并发系统。

  2.虚拟:操作系统中的虚拟概念,指的是操作系统使用某种技术,要么把物理上的一个变成逻辑上的多个,例如,把一台物理CPU变成多台逻辑上独立的CPU;要么把物理上的多个变成逻辑上的一个,例如,把物理上分开的主存和辅存变成逻辑上统一编址的编程空间,即虚拟内存。

  3.共享:多道必然带来共享,即多道程序、多个用户作业共享有限的计算机系统资源。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共享有两种类型:互斥共享和“同时”共享。

  4.不确定:操作系统的不确定,不是说操作系统本身的功能不确定,也不是说在操作系统控制下运行的用户程序的结果是不确定的,而是指在操作系统控制下的多个作业的执行顺序和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间是不确定的。

  四,现代操作系统新特征

  微内核:只给内核分配一些基本的功能,包括地址空间、进程通信和最基本的调度。而其他的操作系统功能都由运行在用户模式下的进程实现。这种方法可以将内核和服务程序的开发分离开,可以为特定的应用程序或环境要求定制服务程序。微内核的优点是,可以简化实现、提供灵活性,很适合于分布式环境。

  多线程

  多处理器

  分布式操作系统

  面向对象技术

  五,操作系统分类

  多批道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上一篇:初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信息的概念及特征

下一篇:初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如何使用资源管理器

© 2020 ahminshi.com 安徽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