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你感兴趣的群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交流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美术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初中美术教案设计:《画人像》。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知识点】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是本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内容之一。这是在四年级《猜猜我是谁》之后的一个人物写生的内容,目的是通过对正面人物的写生,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抓住正面人物的特征和神态,培养他们的观察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线进行人物造型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如何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和服装的不同特点,能用线表现一位自己的同学。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在观察、表现人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画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了解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和服装的不同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方法。
(二)难点:如何用线表现人物的不同特点。
四、教学方法
(一)教法: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人物形象上的差异。同时,还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及优秀的学生作业和教师的演示,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表现方法,学习用线表现人物的外貌特征。
(二)学法: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同学的特点,在观察、了解不同的人物发型的基础上,感受人物的脸型、五官、表情等不同的特点,学习捕捉人物特征,养成观察习惯。
五、教学准备
图画纸、彩笔等。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用数码相机拍一些本班有特点的学生,并为他们用线画写生。
(二)导入新课
老师提问:你认识这些同学吗?能看出这些画画的是谁吗?
学生:踊跃发言
(三)探究式学习活动
老师提问:画上表现了这些同学的什么特点?
学生A:短发、圆脸、笑眯眯的、小眼睛……
学生B:长发、长脸、不高兴、大眼睛……
老师提问:你旁边的同学相貌上有什么特点?(请几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旁边的同学的特点,引导学生分小组分析教材上的作品。)
学生:同学之间互相观察,抓特征。
老师提问:你认为教材上的这些作品是如何表现人物形象特征的?神态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学生:小组代表介绍讨论情况。
老师:请一位同学做模特,用线演示人物写生的方法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如何大胆表现人物的特点及线的运用等。展示一幅对象特点不突出、线条表现不美的学生线描人物写生。
学生:学生观察思考。
老师提问:你认为这幅画画得怎样?为什么?
学生:学生发言。
(四)学生动手实践
老师: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学生:学生进行人物写生。
(五)小结
老师: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学生:个人、小组之间互相评价。
(六)课后拓展
老师:展示表现不同年龄的人物写生作品,引导学生回家为爸爸、妈妈及家里的老人画写生。
学生:组际交流,学生观察、思考。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