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考教师

找敏试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小学音乐知识点:龙船调

  • 微信号:1750569672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5-24 19:19:49
  • 修改时间: 2022-05-24 19:19:49
  • 阅读量: 775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音乐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小学音乐知识点:龙船调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知识点】

一、来源

民国40年间,退役军人王竹清(外名王疤子,喜爱曲艺),回归柏杨坝哼出了几句歌曲,后经谭代伟、周立品、肖九畴等人重新谱曲填词,由王七斤装花旦,周立品饰小生,吴庆业扮丑角及瞿廷生、王竹清等伴唱才将这璀璨明珠呈送世人面前。为柏杨花灯调的主旋律。

二、发展历史

《龙船调》是恩施利川灯歌的代表作,由《灯歌·种瓜调》整理而成。灯歌始于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俗话说“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利川灯歌与春节习俗密切相关。清志民国,利川百姓玩灯的规模很大,是节间一项集体文娱活动。《种瓜调》以歌唱农事“种瓜”为内容,分正歌和副歌两部分。正歌是生产之歌,副歌是生活之歌。融合了土家人勤劳朴实、性格外向的民族个性。

《龙船调》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是因为这首民歌集中体现了鄂西南及武陵山地区传统民间歌曲的鲜明特色:以[Sol(梭)、La(拉)、Do(多)、Re(来)]四声音列作为传统五声音阶的基础,以[La、Do、Re]和[Sol、La、Do]为骨干音创腔编曲,歌曲主词形成的语调式旋律形态与歌曲衬词形成的腔式旋律形态形成对比,歌曲主词与衬词使整首歌曲自然形成了两大对比性段落的结构形态。整首歌曲旋律流畅,节奏明快,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的生活情趣,体现了鄂西南民间歌曲的典型性音乐风格特色。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上一篇:小学音乐知识点:黄梅戏

下一篇:小学音乐知识点:记谱法

© 2020 ahminshi.com 安徽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