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考教师

找敏试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小学音乐知识点:山歌

  • 微信号:1750569672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5-24 19:28:21
  • 修改时间: 2022-05-24 19:28:21
  • 阅读量: 504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音乐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小学音乐知识点:山歌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知识点】

一、含义

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流传分布极广,蕴藏也极为丰富。一种看法认为,凡是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在各种个体劳动如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慰自娱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就是通常所说的山歌。

另一种看法认为,从体裁特征而言,草原上牧民传唱的牧歌、赞歌、宴歌,江河湖海上渔民唱的渔歌、船歌,南方一些地方婚仪上唱的"哭嫁歌",也都应归属于山歌。因为它们同样具有在个体劳动中咏唱,歌腔自由舒展,自娱自乐等基本特征。一般来说,这种广义的山歌概念更有助于我们对山歌体裁艺术特色的理解。

二、特点

1.节拍、节奏较自由(即便主体部分节奏规整,也往往在乐曲起始部分增加一个呼喊(如《弥渡山歌》)。

2.旋律进行起伏较大。

3.上下句结构的较多(南方有一部分五句子体的)。

4.歌词往往只有一两段,并多用对偶句子。

三、分类

山歌可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三类。

1.一般山歌在中国汉族地区分布甚广,如陕北地区的“信天游”、青海地区的“花儿”、安徽的“赶慢牛”等。

2.田秧山歌主要常用于插秧、车水等劳动中,是为了鼓舞劳动者的情绪,提高功效,由专门的“秧歌帮子”在田间地头演唱的一种山歌。

3.放牧山歌是放牧者为吆喝牲畜或互相问答逗趣所唱的山歌,多为少年儿童所唱,曲调活泼,唱词生动,富有情趣,常带有吆喝性的衬词。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上一篇:小学音乐知识点:西方音乐史(二)

下一篇:小学音乐知识点:民间音乐

© 2020 ahminshi.com 安徽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