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考教师

找敏试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初中生物教案设计:光合作用实验

  • 微信号:1750569672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5-31 23:01:57
  • 修改时间: 2022-05-31 23:01:57
  • 阅读量: 452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生物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初中生物教案设计:光合作用实验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方程式。

3.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和重要的意义。

4.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和场所,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科学家锲而不舍的追求真理精神的描述和再实验,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及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培养学生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和合作等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教学难点

1.理解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

2.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境:动物和人每天需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得生产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而植物则没有摄食现象,那么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营养物质吗?

学生产生疑问: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是怎么来的?

(二)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1.1648年海尔蒙特实验

2.1771年普利斯特利实验

3.1864年萨克斯实验

4.1880年恩吉尔曼实验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反应阶段:

叶绿体中色素吸收的光能发挥了哪两方面的用途?

①物质变化有哪些?(H2O变成了H和O2,ADP和Pi变成了ATP。)

②能量变化有哪些?(光能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

场所:类囊体薄膜。

过度:光反应生成了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H﹞和ATP,这两种物质被转移到叶绿体基质中去,继续参与暗反应。

2.暗反应阶段:

①物质变化:CO2的固定

            C3的还原

②能量变化:ATP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糖类中化学能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场所:叶绿体基质

课表中做表格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

(四)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如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和光照强度等。

(五)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问题1.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时,为什么要经常开门窗通风?

问题2.为什么农业生产上种植作物时“合理密植”?

问题3.为什么在冬季时野外的植物生长速度总会减慢?而大棚作物的产量却却依然很高?

在学生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后引导学生联系这些实际问题做思考。

(六)光合作用有关计算问题

1.学会从题干中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特别是通过图表来表达的。

2.看清所求的是什么?

即是求总的光合作用还是净光合作用?

公式:V总光=V光净+V

五、教学反思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学科,根据新课标要求,要积极倡导探究式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精神。本节知识非常抽象,在教学时要注意从现象开始,追根溯源,让学生自主建构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上一篇:初中生物教案设计:基因突变的原因及特征

下一篇:初中生物教案设计:细胞膜与细胞壁

© 2020 ahminshi.com 安徽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