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你感兴趣的群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交流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生物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初中生物教案设计:食物链。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生物之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知道什么是食物链以及食物链的特点。
知道人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学生尝试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交流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确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动物。
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动植物的生活与周围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来探讨各种动植物之间的联系。
二、探究新知
1.故事激趣
①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课件出示螳螂、蝉、黄雀的图片。
②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螳螂、蝉、黄雀之间有什么食物关系?
明确是“谁”被“谁”吃、“谁”吃“谁”。
③谁知道蝉吃什么?课件相机展示蝉吸树叶的汁液的图片。
④过渡:像叶子、蝉、螳螂、黄雀这种食物联系在自然界中非常多,请大家仔细看下面的图:出示书上水稻、稻螟虫、青蛙、蛇、老鹰图片。
2.收集事实材料,认识食物链
A.材料一:
①看图,你发现几种动物和植物?介绍稻螟虫。
②你能说出这几种动物和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吗?
③整理:按“谁”被“谁”吃的关系,课件出示相应的箭头“→”。
④学生根据图填空:稻子→稻螟虫→青蛙→蛇→老鹰,教师板书。
B.材料二:
①课件出示有关青草、非洲水牛、狮子的影片。
②你能用箭头“→”表示出它们之间的食物联系吗?
学生练习并汇报,教师板书:青草→(非洲)水牛→狮子。
C.材料三:
①再次出示树叶、螳螂、蝉、黄雀的图片。
②你能用箭头“→”表示出它们之间的食物联系吗?想想黄雀会成为谁的食物?
③汇报、教师板书:树叶→螳螂→蝉→黄雀→老鹰。
D.研究
①同学们根据食物关系用“→”将这些动植物连接在一起,这种动植物间的食物关系像什么?你能给起个形象的名字吗?
教师板书:食物链
②提问:什么是食物链?
③观察写的几条食物链,思考:
这几条食物链从什么开始的?
为什么从绿色植物开始?(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食物)
这几条食物链到什么结束?
讨论、汇报,教师板书:绿色植物 凶猛的肉食动物
3.指导学习“食物网”,认识人与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A.自行探究:
①出示书上第页的图,观察:
图中有哪些动植物?看图你能写出几条食物链吗?注意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②学生练习,汇报。
③讨论交流:
你画的食物链是否合理?这些食物链之间有什么关系?
B.小结:不同的动物可能有相同的食物,同一种动物可能有几种食物。
看书:第12页关于食物网的内容。
C.思考:如果把“人”加入食物链、食物网应该放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①教师示范画一条食物链。学生试画。
②学生试画包括人在内的食物网。
③交流。
4.生态平衡教育
A.以一条食物链(稻子→稻螟虫→青蛙→蛇→老鹰)为例:如果食物链中有一种生物(青蛙)死光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学生讨论、交流。
B.教师讲述维护生态平衡的意义。
C.人在所画的食物网中处在最顶层,作为食物网中的重要部分,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汇报。
三、巩固小结
1.提问:什么叫食物链?学了有关食物链、食物网的知识,你有什么感受、想法?
2.质疑。
四、下课。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