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你感兴趣的群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交流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生物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初中生物教案设计:免疫调节。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的类型。
2.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将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总结成概念模型,体会建模的方式在生物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艾滋病发展的严峻形势,关爱艾滋病患者,树立预防艾滋病传播的责任意识。
2.认同免疫调节是一个复杂有序的过程,感受生命的奥妙。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打过哪些预防针?
学生回答:乙肝、流脑、腮腺炎等等。
教师追问:这些预防针预防我们生病的原理是什么?导入新课《免疫调节》。
(二)新课教学
1.免疫系统的组成
教师设问:预防针是通过免疫调节实现预防功能的,而免疫调节又依靠免疫系统起作用,免疫系统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呢?
教师出示图片:完整的人体免疫系统图,包括人体免疫器官分布及其分布的免疫细胞、免疫物质。
学生从器官、细胞、物质三个维度认识系统的组成。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得病,这是为什么?引出免疫的类型。
2.免疫的类型
(1)非特异性免疫:第一二道防线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总结各种类型免疫的特点。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教师组织学生对“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资料分析进行探讨,学生认识到T细胞在免疫中的重要作用和第三道防线的重要性。
教师设问:第三道防线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①体液免疫
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教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内容,明确抗体、抗原的概念并对这两种免疫作用有大致了解:体液免疫:依赖B细胞产生抗体作战。细胞免疫:依赖T细胞直接接触淋巴细胞作战。
教师播放体液免疫过程Flash。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B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过程。
②细胞免疫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概念模型
(三)总结提升
学生整体回顾本节课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绘制知识概念图。
(四)巩固提高
学生列表比较两者的区别与联系。认同免疫调节是一个复杂有序的过程,感受生命的奥妙。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