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考教师

找敏试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高中化学知识点:中和反应

  • 微信号:1750569672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6-07 21:03:41
  • 修改时间: 2022-06-07 21:03:41
  • 阅读量: 1215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生物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高中化学知识点:中和反应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反应原理

1.溶于水后在水中被电离成自由移动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例如HCl被电离成氢离子【H】和氯离子【Cl】,而NaOH被电离成钠离子【Na+】和氢氧根离子【OH-】。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极难被电离的水,所以溶液中剩下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

2.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溶液中依然处于被电离的状态并不结合,但是生成物是NaCl。

3.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反应特征

当量点无法直接观察到,滴定时酸碱的强弱不同,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酸碱性就不同,需选择适当指示剂使终点等于当量点,以作为判断标准.

指示剂的选择:

1.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

溶液的pH=酸碱滴定中三个重要的点:

①当量点:酸的当量数=碱的当量数(二者正好完全反应)

②终点:指示剂变色的点.

③中和点:酸碱滴定过程中,容易恰成中性的点. 即pH=7

2.强酸与弱碱的中和滴定

当量点溶液显酸性,溶液pH<7,最好选甲基橙、甲基红做指示剂,一般不选酚酞试液做指示剂,因为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

3.弱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

当量点溶液显碱性,pH>7,这时最好选酚酞做指示剂,一般不选甲基红和甲基橙做指示剂。

三、实际应用

1.处理工厂的废水

厂里的废水常呈现酸性或碱性,若直接排放将会造成水污染,所以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碱性污水需用酸来中和,酸性污水需用碱来中和,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来进行中和处理。生成硫酸钙沉淀和水。

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在土壤里,由于有机物在分解的过程中会生成有机酸,矿物的风化也可能产生酸性物质,空气污染造成酸雨,也会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呈酸性,这些都不利于作物的生长。施用适量的碱,能中和土壤里的酸性物质,使土壤适合作物生长,并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土壤中的钙离子增加后,能促使土壤胶体凝结,有利于形成团粒,同时又可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钙元素。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上一篇:高中化学知识点:化学键

下一篇:高中化学知识点:氯气

© 2020 ahminshi.com 安徽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