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考教师

找敏试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初中生物教案《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 微信号:1750569672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1-08-07 18:57:00
  • 修改时间: 2021-08-07 18:57:00
  • 阅读量: 318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生物教案《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多种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训练学生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3.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形成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生物适应环境的普遍性。

二、教学重点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形成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相的观点。

2.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引言

复习:

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

3、实验探究时,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需设计怎样的实验?为减少实验误差,应设计怎样的实验?

引入:

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学生阅读教材P19图片资料。

学生分析图片和文字资料:

说出资料中每一种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的特点,主要适应环境中的哪一因素,从而形成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图片一:

骆驼失水很少,是对干旱的适应。

图片二:

骆驼刺的根长得很长,可以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地上部分很小,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缺少水的荒漠环境的适应。

图片三:

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具有保暖的作用,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图片四:

旗形树的树冠呈旗帜的形状,是对大风环境的适应。

教师归纳:

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各种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各具特点,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学生举相似的例子进行交流:

教师归纳: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三)、实验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生物对环境是否有影响?

学生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学生阅读P20教材提供的相关资料。

学生思考教材提出的六个问题,并交流:

问题1

只测量草地的空气湿度,能否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测量裸地、草地、灌丛中的湿度,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吗?

实验的问题是什么?

问题2

预测实验的结果可能是怎样的?即:裸地、草地、灌丛中湿度会有什么不同?

请学生作出假设。

问题3

根据提出的问题以及假设,请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说出实验变量是什么?对照组是谁?

问题4

学生阅读材料34,简要说明测量时应注意的事项。如:干湿计不能放在有水的地方;在灌丛中,干湿计不能平放在地上,以避免出现误差。

为进一步减少误差,还需要做什么?(设计重复组,求平均值。)

学生活动:

为了更好地记录实验数据,需要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请学生上黑板设计表格,并请同学补充完善。

实验安排: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组完成数据的采集,并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

学生分析:

学生阅读材料5,分析对数据进行不同的处理,会得出相应的结论。

如:如何处理,得出一天之中,空气湿度的变化情况?

如:如何处理,可以得出,植物会影响空气湿度?

学会对实验进行反思:

比较实验结论与假设之间的情况,反思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

(四)、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教师归纳:

通过实验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说明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并分析:

如:蚯蚓是如何影响环境的?

如:沙漠如何能变成绿洲?

教师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生物可以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只是生物在影响环境之前,还存在一个适应环境的问题。

(五)、课堂总结

1.完成技能训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技能训练

学生观察教材P22图片,并分析:

就兔和猫的双眼在头部的位置不同,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假设。

学生练习。

2.课堂集体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课后反思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上一篇:初中生物教案《生物圈》

下一篇:初中生物教案《生态系统》

© 2020 ahminshi.com 安徽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