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你感兴趣的群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交流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小学语文教案《奶奶的白发》二。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并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和劳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3.学会正确书写“指、半、怎”等生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内化课文语言。
难点: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对话。
课前准备:
1.以前,奶奶为爸爸操过什么心?现在,奶奶又为我操什么心?”课前就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向爸爸了解奶奶为爸爸操心的生动事例,向奶奶了解她对孙子有什么殷切期望。
2.日记《奶奶,我想对你说》。
3.学习在田字格里正确、端正地书写生字,认识新偏旁。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一、激情导课:
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指名回答:奶奶、“我”,)他们在一起谈论什么?(奶奶的白发)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将开着这列小火车去拜访一位老人,怎样才能将小火车开得又快又稳呢?首先,注意力要集中,第二,声音要响亮,读音要准确。(复习生字新词,开双层小火车(读字、组词))
好,我们的火车顺利到站了。看,这是怎样的一位奶奶?(年纪很大了,满脸皱纹,满头白发,非常亲切慈祥)
师小结:这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奶奶,她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奶奶的白发》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读词语,活跃了气氛,增添了趣味。)
二、走进文本,充分体验情感
A.扣词品读,感知文本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写到了奶奶的白发,请轻轻打开课文读一读,找一找。
1.生自由地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汇报:雪白雪白(板书)
(1)指名读词,相机评价。
(2)指导读词:读这个词,你好像看到了像什么一样的白色?
你能读出来吗?通过评价激励朗读,体悟词意:很白很白,全白了。
3.师:奶奶的头发真白呀!那文中“我”的头发呢?
(1)指名汇报,相机出示:黑黑的。
看一看,你们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出示词语:黑的、黑黑的)
这两个词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2)通过评价,指导读出黑得发亮的感觉。特别特别黑叫黑黑的,特别特别红叫什么?特别特别蓝呢?特别特别亮呢?特别特别白呢?(出示:白白的 雪白的)这两个词又有什么不同之处?(雪白的: 像雪一样白。)那雪白雪白的呢?(更白了,一根黑发都找不到。)这个词应该怎么读?
4.引读:“我”的头发——奶奶的头发——
(1)师:这一比呀,我们发现祖孙俩头发的差别真是太大了!看到这满头白发,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对啊,这也是文中的小朋友想问他奶奶的问题。小朋友是怎么问的?请你们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好奇地问)
难怪文中的“我”觉得很奇怪,想不明白,却又很想知道为什么,这就是“好奇”。(课件显示变色字体)好奇什么意思?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吗?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我们一起用好奇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齐读)
(2)有什么让你也觉得好奇的事吗?指名结合生活实际说,师相机引导。
(3)对这些充满好奇的事儿,我们该怎么办?(交流,小结:不懂就问、仔细观察、看书、上网查资料……)
(4)文中的小孙孙“我”跟你们一样,对不明白的事儿充满了好奇,谁来学着小孙孙好奇地问一问?(指名读,适时评价,相机指导加上表情、动作等。)
B.巧破疑难,升华情感
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奶奶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你能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吗?自由朗读第二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听听奶奶是怎么说的?
1.师范读: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一半……。”
2.听了奶奶的话,你明白了什么?(指名交流)板书: 一半……一半……
3.想一想,你奶奶平时为你做了哪些事?
小组交流一下。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