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你感兴趣的群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交流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小学数学教案《不等式》。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2.理解不等式的解集;
3.能够熟练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二)过程与方法
以实际问题为例,先给同学们列出不等式引导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实际生活中的不等关系可用数学模型来表示,以此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培养建模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魅力,能用不等式表示有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数形结合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表示
(二)教学难点
如何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三、教学方法
练习归纳法、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
四、教学准备
自制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
1.小明上午10时开始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家出发前往植物园,到达植物园时已超过11时,但不到11点半,问小明家距离植物园多远?
2.两个体重相差100斤的孩子玩跷跷板,发现跷跷板停在一个方向一动不动,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
经过小组讨论,学生发现小明距离植物园不是一个定值,也发现跷跷板一动不动的原因,脑海里产生不等式的概念。
教师总结:
(一)不等式的概念
用”>”或”<”表示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的式子也叫做不等式。
(二)注意点
1.不等式可以含有未知数,也可以不含未知数
2.不等式开口所对的数字比较大
教师提出问题:
1.下列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1)5+4>8 (2)2x<5 (3)2x≤5 (4)2x-1<0 (5)1/x-3x>0
2.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时候距离A地50千米,要在12:00前驶过A地,车速应该满足什么条件?车速可以是每小时85千米吗?每小时82千米呢?每小时75.1千米呢?每小时74千米呢?
学生思考:
学生讨论写出答案,并挑选几个学生说出原因。
教师总结:
(三)不等式的解
我们曾经学过“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那么在本节课中,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就是不等式的解。
教师提出问题:
1.下列数字哪些是x/3>50的解?
75,60,90,150,151,149,159
学生思考:
学生讨论写出答案,并挑选几个学生说出原因。
教师总结:
(四)不等式的解集
我们发现,这个式子的解不止一个,只要这个未知数的数值大于150,就可以使得这个不等式成立,我们把x>150叫做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解集。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