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考教师

找敏试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初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分类

  • 微信号:1750569672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5-19 00:33:51
  • 修改时间: 2022-05-19 00:33:51
  • 阅读量: 1293

学好英语是每个学生都在不停追求的目标,但是英语的学习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分类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知识点】

一、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征

(一)传染性

可以通过中介进行传染,如U盘、光盘、电子邮件等等。

(二)破坏性

可以影响我们计算机上程序的正常运行,删除我们的文件。

(三)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的本身大小很小,,它通常衣服在在正常程序之中或磁盘引导扇区中,病毒会想方设法隐藏自身。

(四)潜伏性

有些病毒并不会立刻发作,而是悄悄的隐藏起来,然后在用户不察觉的情况下进行传染。

(五)触发性

有些病毒被设置了一些条件,只有当满足了这些条件时才会实施攻击。

(六)不可预见性

不同种类的病毒,它们的代码干差万别,随看计算机病毒的制作技术的不断提高,使人防不胜防,病毒对反病毒软件永远是超前的。 

二、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按破坏性

计算机病毒铵破坏性可分为:良性病毒和恶件病毒。

1.良性病毒:良性病毒并不破坏系统中的数据,而是干扰用户的正常工作,导致整个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系统可用内存总数减少、使某些应用程序不能运行。

2.恶性病毒:恶性病毒发作时以各种形式破坏系统中的数据。如删除文件、修改数据、格式化硬盘或破坏计算机硬件。 

(二)按传染方式

计算机病毒按传染方式可分为: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

1.引导型病毒:引导型病毒将其自身或自身的一部分隐藏于系统的引导区中,系统启动时,病毒程序首先被运行,然后才执行原来的引导记录。

2.文件型病毒: 一般传染磁盘上以COM、EXE或SYS为扩展名的文件,在用户执行染毒的文件时,病毒首先被运行,然后病毒驻留内存伺机传染其他文件绒直接传染其他文件。

3.混合型病毒:兼有以上两种病毒的特点,既传染引导区又传染文件。这样的病毒通常部具有复杂的算法,为了逃避跟踪同时使用了加密和变形算法。 

(三)按连接方式

计算机病毒按连接方式可以分为:源码型病毒、入侵型病毒、操作系统型病毒、外壳型病毒。 

1.源码型病毒:源码型病毒攻击的对象是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在源程序编译之前插入其中,并随源程序一起编译、连接成可执行文件。

2.入侵型病毒:入侵型病毒将自身连接入正常程序之中。这类病毒难以被发现,清除起来也较困难。

4.操作系统型病毒:操作系统型病毒可用其自身部分加入或替代操作系统的部分功能,使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5.外壳型病毒:外壳型病毒将自身连接在正常程序的开头或结尾。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上一篇:初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电子报刊的制作

下一篇:初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音频、视频、动画信息的简单加工

© 2020 ahminshi.com 安徽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