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考教师

找敏试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初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多媒体技术基础

  • 微信号:1750569672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5-19 00:37:18
  • 修改时间: 2022-05-19 00:37:18
  • 阅读量: 585

学好英语是每个学生都在不停追求的目标,但是英语的学习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多媒体技术基础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知识点】

一、媒体、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1.媒体的含义  

媒体(medium)在计算机领域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等,二是指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是指后者。

2.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多媒体是指对多种媒体的综合,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平台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通常情况下,多媒体不仅指多媒体本身,也包括多媒体技术。

二、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多媒体技术有三个显著的特征: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

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1.生活中的多媒体:mp3音乐、影视动画、数字电视等。

2.多媒体技术的现状: 音频技术、视频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网络传输技术。

3.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前景:虚拟现实、多媒体数据库和基于内容检索、多媒体通信技术。

四、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多媒体计算机的概念:多媒体计算机是指具有多媒体信息处理功能的个人计算机。

2.多媒体计算机配置标准:具有多媒体功能的操作系统;硬件部分至少应包括光盘驱动器、声卡、音箱或耳机等。

3.常见多媒体硬件设备: cd—rom驱动器、音频卡、视频卡、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

4.常用的多媒体软件工具:分为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数据采集和编辑软件、多媒体创作和集成软件三大部分。

五、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1.常用的多媒体数据编码和压缩的国际标准有:jpeg标准(静止图像)、mpeg标准(动态影像)、p*64标准(可视电话和电视会议而制定的标准)。

2.数据压缩的目的:节省存储空间。

3.数据能被压缩的原因:首先是数据本身存在冗余;其次在许多情况下媒体本身允许有少量失真。

4.数据的压缩分为:

(1)有损压缩(音频压缩mp3、静态图像压缩jpeg、动态图像压缩mpeg等)

(2)无损压缩(用winrar、winzip等压缩软件压缩的任何类型的文件)

(3)常见多媒体文件格式:无损→有损

(4)图像:bmp→jpg  声音:wav→mp3   视频:avi→mpg

(5)四种冗余结构:空间冗余(同一幅图像)、时间冗余(两幅相邻图像)、结构冗余(纹理结构)、视觉冗余(颜色灰度级)。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上一篇:初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建立秩序册

下一篇:初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信息资源管理

© 2020 ahminshi.com 安徽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