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考教师

找敏试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初中生物教案设计:植物的光合作用

  • 微信号:1750569672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5-31 20:42:58
  • 修改时间: 2022-05-31 20:42:58
  • 阅读量: 256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生物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初中生物教案设计:植物的光合作用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释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等有机物

2、探究光是绿叶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学情分析

1、七年级同学对生物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参与性强、讨论积极性高,愿与同学合作探究学习,敢于大胆质疑。。

2、虽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如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知道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对光合作用也有所了解。但由于是起始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尤其是动手实验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不足,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3、学生还没有十分熟悉实验室一些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有些实验仪器学生第一次涉及,如酒精灯的正确使用等,需要课前培训部分学生以利于探究实验的顺利进行。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过程

课前教学准备

课前由实验小组的同学与教师共同进行

(1)实验器材的准备

(2)选择健壮的天竺葵或其它叶片绿而薄的植物两盆,一盆在暗处放置24小时一盆放置在光下。一盆银边天竺葵或其他银边植物。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讲述:宁夏灵武是优质大枣基地,全国许多地方人们喜欢吃灵武大枣,摘枣子、采苹果,还可以体验一把挖土豆的乐趣。那你知道土豆中主要含什么有机物吗?

探究一:土豆中含有淀粉吗?

提示学生回忆:馒头成分的鉴定?由此学生可联想到淀粉的鉴定方法。遇碘变蓝。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向土豆切面上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结论:含有淀粉

探究二:土豆中的淀粉来源于哪呢?

土豆中的淀粉是从哪来的呢?土豆生长在什么地方?土中,土豆是不是直接从土中吸收的淀粉呢?我们看看土中有无淀粉。

演示实验:学生向土壤溶液中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结论:不是来源于土壤,可能来源于叶片。

探究三:绿叶的哪里含有淀粉吗?

1.试验要先放好装置,再点酒精灯;

结束后要先撤酒精灯,(叶色变黄),再用试管夹将大烧杯连同内部装置一起取下;

2.使用酒精灯不能近距离围观。

(二)引导实验过程:实验装置的装配

1.将大烧杯倒入适量清水;

2.将小烧杯(小锥形瓶)倒入少量酒精;

3.将叶片放入小烧杯(小锥形瓶)中;

A:普通天竺葵;B:银边天竺葵

4.将盛有酒精叶片的小烧杯(小锥形瓶)缓缓放入大烧杯中

5.架好三脚架,放上石棉网,将大烧杯放在石棉网上

6.点燃酒精灯,将酒精灯缓缓推至三脚架石棉网下方加热大烧杯

(三)给出实验步骤:

1.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小锥形瓶)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至叶片变黄色

A:普通天竺葵(见光,遮光)

B:银边天竺葵

2.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滴加碘液

3.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变化

观察实验过程并针对实验步骤进行提问,观察动手得到结果

分析实验结果:遇碘变蓝。

实验结论:绿色植物的绿色部分见光后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并得出结论后对实验前的疑问进行解答,并对实验提出改进的方案。

教学反思

1、遵循上述的教学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倡导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倡导探究教学”为指导思想,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放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2、在活动中教师鼓励评价让学生在一种宽松、自主、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感到教师是他们最有力的支持者,这样可以促进学生自由地表现其探究欲望和探究行动。

3、这是一节实验探究课,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课堂不是很有序严谨,各种偶发情况都会发生,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备好课上好课而且备好学生。

3、这节课的教学秩序我做的了调整,引课从身边的实例讲起,让学生体到知识离生活很近。舍弃了阅读经典的海尔蒙特实验引发的思考,但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想想议议,去设计,启迪创新。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上一篇:初中生物教案设计:哺乳动物

下一篇:初中生物教案设计:生态系统的结构

© 2020 ahminshi.com 安徽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