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考教师

找敏试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初中生物教案设计:基因的分离定律

  • 微信号:1750569672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5-31 23:26:09
  • 修改时间: 2022-05-31 23:26:09
  • 阅读量: 472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生物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初中生物教案设计:基因的分离定律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1理解应用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1.2理解并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在实践上的应用。

1.3知道基因型、表现型及与环境的关系。

2.能力目标

2.1通过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2.3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试验结果——假说——试验验证——理论。

2.4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

3.情感目标

3.1孟德尔从小喜欢自然科学,进行了整整8年的研究试验,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3.2通过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2.教学难点: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3.教学疑点:

相对性状,杂交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基因的分离规律

1.讲述:

由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此概念有三个要点:

同种生物——豌豆

同一性状——茎的高度

不同表现类型——高茎1.5-2.0m,矮茎0.3m左右。

2.教师活动:

豌豆种子的圆滑和皱缩是不是相对性状?为什么?

3.学生活动:

是。具备相对性状概念包含的三个要点:同一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种子的形状;不同类型——圆滑和皱缩。

4.师生交流:

交待在遗传图解中常用符号:

P——亲本  ♀——母本  ♂——父本  ×——杂交  × ——目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  ——杂种子一代  ——杂种第二代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1.试验过程

1.1教师活动:

出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图,对着图讲述试验过程,注意如下几个概念: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杂交实验中,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那个亲本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把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矮茎。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1.2研究特点:

①试验材料——选用自花传粉的豌豆

②分析研究方法——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

③运用数学方法——统计学方法

2.试验结果

①无论正交反交, 只表现显性性状;

② 自交, 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接近3:1(高茎:矮茎)。

(三)总结、扩展

1.孟德尔的研究方法是杂交试验法,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杂种子一代全是高茎豌豆。经自花传粉后,杂种子二代发生性状分离,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之比为3:1。孟德尔解释的关键是杂合子( 代)中,D和d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2.孟德尔也做了豌豆子叶黄色和绿色等其余六对杂交试验,表现型的数量比都接近3:1,请同学们按板书要求试着做这六对杂交试验遗传图解。

(四)课堂练习

子叶黄色豌豆(YY)与子叶绿色豌豆(yy)杂交, 表现型全是黄色,让其自交后, 发生性状分离,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之比为3:1。请用遗传图解说明试验的全过程和试验结果。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上一篇:初中生物教案设计: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下一篇:初中生物教案设计:基因、环境和性状的关系

© 2020 ahminshi.com 安徽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