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考教师

找敏试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初中化学教案设计: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 微信号:1750569672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6-05 19:35:47
  • 修改时间: 2022-06-05 19:35:47
  • 阅读量: 259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生物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初中化学教案设计: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1.按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由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1.由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判断:一般情况下,氧化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强。

2.由单质和水生成酸的反应程度判断: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越强。

3.依据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氢化物越稳定,则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4.依据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判断: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F除外)。酸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6.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判断:还原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弱。

7.由置换反应判断:强置弱。(若依据置换反应来说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则非金属单质应做氧化剂,非金属单质做还原剂的置换反应不能作为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上一篇:初中化学教案设计:金属性强弱比较

下一篇:初中化学教案设计:怎样鉴别化合物

© 2020 ahminshi.com 安徽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