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考教师

找敏试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幼儿园语言领域知识点:幼儿感知集合的教育

  • 微信号:1750569672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5-09 16:41:26
  • 修改时间: 2022-05-09 16:41:26
  • 阅读量: 604

对于想考幼教的考生,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幼教学科大纲,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幼儿园语言领域知识点:幼儿感知集合的教育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了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安徽敏试教育.jpg

【知识点】

(一)分类 

1、分类的类型 

(1)按物体的名称、外形特征、量的差异、用途、材料、数量、关系分类; 

(2)按肯定否定分类; 

(3)按物体二维特征分类; 

(4)多角度分类:即对同一组物体多个角度进行分类; 

(5)层级分类:按事物的某种特征,多级次地将物体连续分类; 

(6)自由分类: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确定自己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2、分类教学的基本过程 

(1)感知和辨别分类对象的名称、特征和差异; 

(2)提出明确的分类要求; 

(3)引导幼儿进行分类; 

(4)师生共同讨论分类的结果; 

(5)通过操作、游戏等活动,巩固对分类的认识.

(二)感知“1”和“许多”

感知“1”和“许多”教学过程: 运用各种感官,充分感知“1”和“许多”; 通过寻找物体,加深对“1”和“许多”的认识; 通过分和操作,初步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 通过游戏的形式,感知体验“1”和“许多”及其关系. 

(三)比较两组物体 

(1)重叠比较:把一组物体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摆成一行,再把另一组物体一个对一个地叠放在第二组物体的上面,然后,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这一组物体的数量.开始教学时,教师可以示范摆放,以教给幼儿比 较的技能.在幼儿进行亲自的动手比较时,应强调摆放的动作要求. 

(2)并放比较:就是把一组物体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摆成一行,再把另一组物体一个对一个地摆放在第 一组物体的旁边或下方,然后,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这二组物体的数量.同样的,进行并放比较应强调幼儿摆放物体的动作常规.有时,为了帮助幼儿明确摆放的方向,教师可以用箭号在幼儿操作板上标示.

(3)连线比较:就是同时出示两组物体,要求幼儿一个对一个地用线连起来,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这种方式的比较往往在幼儿的个别操作尤其是书面材料的操作中比较多见. 

(4)游戏比较:就是把游戏和比较结合起来,让幼儿通过游戏,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这种方法容易为小班幼儿所接受和喜欢,可以消除小班幼儿对学习数学的紧张感,让幼儿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上一篇:幼儿园语言领域知识点: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原则

下一篇:幼儿园语言领域知识点:幼儿认识量的概念的教育

© 2020 ahminshi.com 安徽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