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考教师

找敏试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幼儿园语言领域知识点:幼儿社会环境和教育活动的基本结构

  • 微信号:1750569672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5-09 16:58:05
  • 修改时间: 2022-05-09 16:58:05
  • 阅读量: 842

对于想考幼教的考生,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幼教学科大纲,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幼儿园语言领域知识点:幼儿社会环境和教育活动的基本结构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了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安徽敏试教育.jpg

【知识点】

任何一种社会领域教育活动,都有其自身的结构,但各种活动间的结构又有不同之处.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认知教育活动的目标、对象、方式的特殊性,在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结构中都有所反映.一般说来,有以下几个环节: 

1、运用多种方式引出活动主题 

所谓引出活动主题,是指教师在活动开始时,开门见山地告诉幼儿本次活动中究竟要做什么,是参观某一社会环境,还是观看图片、影片,或者讲故事,来认识社会环境,学习相关的社会规范.

在引出活动主题时,教师要灵活地采用多种方式,如唱相关的儿歌、直接告知等方式,激起幼儿对活动主题的好奇心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引导幼儿充分观察认知对象 

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幼儿对新的认知对象如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进行初步的认知.外出参观、实地观察等,都是幼儿社会认知和社会学习的主要形式.

因此,在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 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观察的重要作用,让儿童在自己细致的观察中认识新的认知对象.例如,在活 动“参观超市”中,教师要带领幼儿到超市进行实地观察,观察商店里有哪些工作人员,有哪些种类的商品, 是怎样摆放的,顾客又是如何购物的,在超市购物应遵守哪些社会规范等. 

3、组织幼儿自由表达、表现自己的认知体验 

通过前面的活动,幼儿对新的认知对象已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时,教师有必要提供一个供幼儿交流、讨论、对话的平台.在幼儿社会认知的过程中,对话是一种适宜的方式和途径.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独白,而应当是智慧的对话.在对话中,我们不是相互对抗的,而是共同合作的.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 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且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 

4、引导幼儿正确认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 

在教育关系上,教师与儿童是平等的.按后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点,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应与儿童共同参与学习、思考、探究、体验.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与幼儿共同沉浸在对话、交流与游戏之中.

教师应用符 合时代要求的社会规范来引导儿童,用自己对社会环境的认识来影响儿童.当幼儿对环境和社会规范的认知发生冲突时,教师应该对儿童进行合理而积极的引导.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上一篇:幼儿园语言领域知识点:幼儿社会环境和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

下一篇:幼儿园语言领域知识点:幼儿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2020 ahminshi.com 安徽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