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你感兴趣的群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交流
对于想考幼教的考生,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幼教学科大纲,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幼儿园文学领域知识点:幼儿园故事活动的组织。安徽教师资格网还为您提供了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知识点】
(1)欣赏故事
①创设良好的环境气氛,激发幼儿倾听故事的兴趣和愿望.
第一,创设好环境:为了使幼儿能集中倾听故事,教师要创设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避免嘈杂的声响, 耀眼的色彩或多余的物品.
第二,安排好座位:座位的安排,以师幼能随时进行眼神交流为宜.常见的是幼儿面向教师围坐成圆 弧形.第三,讲好开场白: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可以在开头有针对性地加一些“楔子”,设法创造一个良好的开 端,既能诱发幼儿倾听故事的欲望,又能为故事的讲述铺平道路.
②教师充满感情地、生动流畅地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充分地感受作品. 故事讲述要达到较好的效果,就应该把故事中的人物、事件、环境立体地呈现在幼儿面前,使听者如闻 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使幼儿能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具体要求是:
第一,应用普通话正确讲述:说好普通话是讲好故事的前提,教师应注意咬字清楚、发音准确,不说错别 字.某些不适合的词句必须事先研究,妥善更改,不宜临时随意改动;基本上要照原文讲,尤其是关键的词句、重复的句子必须一字不差,才不会削弱故事的感染力.但有些故事内容很精彩,情节也很有趣,可故事内容太长,不适合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讲述,对于这样的故事,可以进行修枝剪叶,使故事更加精炼、简短、紧凑.
第二,用语调、表情、动作等渲染气氛:语调的变化应包括声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音色的变化,恰当的停顿等,以此来表现作品的情节、人物的特点.在表情和动作方面,则力求真实自然,使幼儿感到真实可信,但必要时可以适当地夸张、强化,才能使故事讲得更加生动而有感染力.
③用提问的方式组织讨论,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倾向,并联系个人经验,引导深入思考和想象.
(2)表现故事
继欣赏环节之后,教师应组织相关的、必要的表现活动环节,让幼儿深入具体作品,“眼睛去看,耳朵去 听,脑袋去思考”,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心理和精神世界,并引导幼儿迁移作品经验,围绕作品的重点内容开展可操作性强或具有游戏性质的活动,为扩展想象和创造性语言表达打下坚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从作品出发组织相关的必要活动,常用形式有复述故事、表演故事、绘画、编构、走访或 专题讨论等形式,为下一步编构活动做准备.
(3)编构故事
幼儿编构故事,就是让幼儿尝试运用语言来编出符合结构规则的故事.这一环节往往是文学活动中的最后一次层次活动,是建立在理解故事、积累大量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创造性活动.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