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你感兴趣的群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交流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高中数学教案《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由一点和斜率求出直线方程的方法;
2.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并掌握其适用范围。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点斜式方程的推导,提高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与数学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直线点斜式方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联系、对立、转化等辩证思维的能力。
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点斜式方程的推导及其应用
2.难点:点斜式方程的适用范围
三、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提问法、练习法
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确定直线的几何要素,引出直线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直线的倾斜角,什么是直线的斜率?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强调:倾斜角是90°的直线没有斜率。
(二)新授
请学生观察教师在黑板上所画图形,并思考:如果直线过定点P0(x0,y0),并给出斜率 k,大家能够用给定的条件,将直线上说有的点的坐标(x,y)满足的关系表示出来呢?请学生自行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思考过程中,教师进行提示:大家可以想一想斜率公式是怎么与两个点的坐标对应起来的呢? 并且可以思考一下,点与直线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讨论结束后,学生能够根据斜率公式可以得到k=(y-y0)/(x-x0),进而进行整理,可以得到 y-y0=k(x-x0)。教师给出定义:这就是本节课所学习的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简称点斜式。
教师引导学生强调两点:
1.直线与点的对应关系
2.点斜式方程的适用范围
1.直线与点的对应关系
请学生进行回答,过点 P0(x0,y0),斜率为 k的直线上的每一个点的坐标都满足这个方程,而且如果坐标满足这个方程,那么这个点一定在过点 P0(x0,y0),斜率为 k 的直线 l 上。并请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填空题,进行体会。
2.利用平行于x轴或y轴的直线方程强调点斜式方程的适用范围
请学生思考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方程。学生能够根据点斜式方程分析得到平行于x轴的直线倾斜角为0度,也就是k=0,此时直线方程为y-y0=0,或者 y=y0。当直线与y轴平行,即倾斜角为90°时,无法运用点斜式,课根据定义得到x-x0=0 或者 x=x0。
(三)练习
教师出示PPT例1,学生解答,并讲解画图技巧(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总结特点,教师总结。
(四)小结
请学生自行按照导学案进行温习,并在小组内交流收获。教师最后对点斜式的适用范围和点与直线的对应关系进行强调。
五、作业
层次1:课后作业
层次2:思考:如果直线斜率为 k,而且与 y 轴交于点(0,b),那么其方程是什么样子呢?。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