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考教师

找敏试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初中生物教案设计:种群的特征

  • 微信号:1750569672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5-31 23:13:50
  • 修改时间: 2022-05-31 23:13:50
  • 阅读量: 285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生物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初中生物教案设计:种群的特征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列举种群的特征;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能力目标

尝试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利用种群的特征来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同事物的发展性和多面性;体会“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种群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样方的选择和确定;种群的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设疑:草原的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牛羊,经济效益才最好?

沿海的渔民该捕捞多少鱼虾,才能获得最好的收益又能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中怎样控制害虫的数量,才能获得大丰收?  

二、展示课题 

讲述:要科学地解决以上问题就要学习种群和生物群落的有关知识

要求:希望大家通过本课的学习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看课件、思考、记忆进一步激发求知欲更好的吸引住了学生。

三、新授知识

(一)种群概念 

设疑:根据已有知识你能判断以下哪些是对种群的正确描述吗?

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2.我国长江流域的全部白鳍豚。

3.一个蜂巢中所有的蜂。 

多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相互评价纠错使得学生既乐于参与,又更好的掌握了知识。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二)种群的特征

讲述:种群是一个有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起作用下的活的有机统一体,它有其发生、发展、繁荣、衰退和灭亡的过程。

展示资料:澳大利亚野兔成灾。

讲述: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与种群的特征分不开的。 看资料、思考 培养阅读、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1.种群密度 

讲述: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个体的数量。

邀请:你能说出种群密度的单位有哪些吗?你能对某个种群的种群密度进行描述吗?种群密度有什么特征?你能举例说明吗?

讲述:种群密度的一种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

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

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也有差异。

培养学生书写和语言的规范意识;培养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与数学学科相渗透,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通过正确解答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满足感,更激发起强烈的学习欲望。

布置任务:研究性课题——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还有哪些?

具体操作方法如何课后分小组学习,搜集资料,讨论,交流。

使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合作学习,活动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培养获取信息、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出生率和死亡率 指导学生看书,找到有关概念。

例如,某个和平鸟种群的出生率为每个雌鸟每年出生出7.8个雏鸟。

设疑:你如何理解7.8这个数字?

提问: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密度有何意义?你现在能理解我国为什么要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了吗?

注意:迁入和迁出 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回答:它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通过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强化知识,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3.年龄组成

设疑:什么是种群的年龄组成?包括几种类型?图形如何?分别有那些特点?

年龄组成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年龄组成对于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力。

强化对图表信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用多中方式表达知识的能力。

4.性别比例 

讲述:种群的性别比例是指具有生殖能力的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种群的性别比例可分为三种类型:雄多于雌;雌雄相当;雌多于雄。

设疑:你能就三种性别比例类型举例吗?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有何影响?

介绍有关应用:生产上常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解、记忆,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回答:

(1)雌雄相当:高等动物。

(2)雌多于雄:人工控制的种群(象海豹)。

(3)雄多于雌:社会性昆虫如蜜蜂。

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出生率就会下降,种群密度就会明显降低。 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布置任务:研究性课题——自然条件下人群中正常男女性别比例应为多少?

造成目前某些地区性别比例“危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将会有什么危害? 

课后分小组学习,搜集资料,讨论,交流。使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合作学习,活动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培养获取信息、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结】

任何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最终都要落实到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上。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是决定种群数量的最直接因素。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注意方法。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上一篇:初中生物教案设计:花开和传粉

下一篇:初中生物教案设计: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020 ahminshi.com 安徽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