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考教师

找敏试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初中生物教案设计:呼吸作用

  • 微信号:1750569672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5-31 23:15:19
  • 修改时间: 2022-05-31 23:15:19
  • 阅读量: 714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生物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初中生物教案设计:呼吸作用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比较分析的科学方法的训练。

2.结合植物呼吸原理的应用性知识,培养学生能把所学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结合观察植物呼吸现象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调动其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2.通过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初步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有关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的观察及分析;

2.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3.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二)难点:

1.呼吸作用的概念;

2.呼吸作用的实质。

四、手段:

以演示实验为主,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五、设计思想:

植物呼吸的现象对学生来说,比较缺少亲身的感受。所以通过三个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对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分析、总结。对于呼吸作用的实质,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出问题:

1.什么是呼吸,请说出你身边的呼吸现象?

2.人或动物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有什么不同?

3.植物有没有呼吸?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

组织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发言。

总结:植物与人和动物一样,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呼吸时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对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实验设计,验证植物呼吸时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了。

提示:

(1)选择什么材料做实验?

(2)进行实验的容器是什么?

(3)怎样检测氧气?(氧气可助燃)

(4)怎样检测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向全班同学讲解本组的实验设计。

总结学生的实验设计情况,指出其中的不足和科学性错误。

(三)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

1.种子和叶片在呼吸作用中是否吸收氧气:

组织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的结果。

组织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总结:植物在呼吸时吸收氧气。

组织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2.种子和叶片在呼吸作用中是否释放二氧化碳:

组织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的结果。

组织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总结:植物在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

组织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3.萌发的种子在呼吸作用中是否放出热量:

组织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的结果。

组织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总结:萌发的种子释放出了热。

组织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四)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1.出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区别联系的表格(见附表),组织学生按照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

2.引导学生认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纠正学生的错误之处。

(五)植物的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提问:

1.为什么在栽培农作物时常常要松土?

2.保存水果、蔬菜或粮食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为什么通气不良的菜窖会缺氧,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组织学生讨论。

七、总结:

根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根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所以,栽培作物和种植花卉,要使土壤保持疏松,空气流通,应当注意及时进行松土。农田淹水以后必须及时排涝也是这个道理。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上一篇:初中生物教案设计:皮肤

下一篇:初中生物教案设计:动物的行为

© 2020 ahminshi.com 安徽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4